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第二期 青年教师育优计划系列培训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9-01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李素美)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5年8月26日至27日成功举办第二期“青年教师育优计划”系列培训。培训分为两大模块:系列主题培训和新教师开新课试讲。学院31名青年教师全程参与,顺利完成培训任务。

第一模块:系列主题培训

       网络与新媒体系教师方圆带领学生团队在全国计算机大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与国家级三等奖。培训中,她系统分享了学科竞赛的指导经验,将备赛过程总结为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按时间线和大赛要求整体规划项目;二是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分工,发挥团队协作优势;三是运用“痛点思维”分析大赛,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她强调,充分的前期准备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负责人、副教授余云围绕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开展专题培训。她指出,课堂教学首先要明确目标,层次清晰并可动态调整;在课堂导入环节,可运用情景导入、问题导向、温故知新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课堂纪律应在学期初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积极引导、灵活应对。同时,要重视课堂反馈,结合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

 

       随后第十六届教案讲稿比赛获奖教师蔡玉涵从书写规范、结构设计、内容撰写和工具使用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案与讲稿的撰写要求。学院行政秘书崔妹讲解了OA系统的签到、请假、报销等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帮助新教师快速熟悉办公操作。两位老师的分享紧扣教学与行政实际,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新教师在起步阶段遇到的常见问题。

                    

第二模块:新教师新开课试讲

       学院组织资深教授与教学专家组成评委团,对新教师开新课试讲进行评审。评委从授课内容、PPT制作、讲课逻辑、教学仪态、教案与讲稿质量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评审专家们强调,应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次培训以“理论学习+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系统化、递进式的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教师夯实专业基础、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教学能力。通过两天的集中研修,参训教师进一步掌握了教学与科研规范,并通过试讲切实体验到教学的责任与魅力。

       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进“青年教师成长护航计划”,围绕教学能力、竞赛指导、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与资源保障。希望新教师快速融入学院,站稳讲台,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成长为深受学生喜爱、业务精湛的优秀青年教师,为学校育人工作贡献力量。

(审核:郑妮  编辑:崔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