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返家乡 公益课堂暖童心

发布日期:2025-09-10
分享:

       本网讯(李怡阳)夏日炎炎,温情不减。辅导员李怡阳在班级群里分享了“返家乡公益小课堂”志愿招募信息,还特意叮嘱我们:“青年学子当把所学付诸实践,用微光照亮家乡的角落。”这番话让我备受触动,当即报名参与,在导员的鼓励与指导下,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志愿服务之旅。为丰富家乡青少年暑期生活、助力成长成才,2025年七月至九月,陈昝涵个人“返家乡公益小课堂”志愿活动在安徽省宣城市锦城社区正式启动,以青春之力搭建知识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我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志愿服务的热忱,加入了家乡社区组织的“返家乡公益小课堂”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课业辅导与兴趣拓展服务,作为团队负责人,活动期间多次接到家长们的感谢电话,让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在暑假的志愿时光里,我收获颇多成长与感动。

       第一节课开始前,李怡阳老师专门为我们志愿者开展线上培训,分享了儿童沟通技巧、课业辅导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还提醒我:“要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用耐心和真诚拉近距离。”带着辅导员的嘱托,我回到家乡社区,成为公益小课堂的一名志愿者,负责50余名留守儿童的课业辅导和兴趣拓展工作。

       第一次走进公益小课堂时,教室里坐着大大小小的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才六岁。看着孩子们好奇目光和略带羞涩的笑容,我倍感压力。脑海中回想着辅导员传授的方法,我逐渐灵活运用。针对孩子们的学习差异,我建立“一对一”辅导档案,用趣味问答化解数学难题,用情景模拟激发语文表达欲。遇到调皮好动的孩子,我不再一味说教,而是像辅导员教的那样,通过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用鼓励式教育点燃学习热情。有个内向的小女孩不敢提问,我主动坐到她身边耐心引导,慢慢帮她建立自信,如今她已能主动分享解题思路。

       期间,李怡阳老师提出注重孩子们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本身,应适当丰富课程内容。于是,我们教孩子们绘制家乡风貌手抄报,让他们用画笔记录家乡变化;开展趣味科学小实验,带领孩子们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组织读书分享会,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每当看到孩子们从羞涩不语变得主动提问,从迷茫困惑变得豁然开朗,我心中便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除了课业辅导,我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策划了特色活动。在辅导员的远程指导下,我们开展“家乡文化我来讲”主题分享会,让孩子们讲述家乡的传说与变迁;组织环保手工课,用废旧材料制作创意作品,传递绿色理念。每当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的心也甜甜的,奉献的快乐,藏在被需要的满足里。

       暑期的志愿服务转瞬即逝,我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学习难题、丰富了暑期生活,更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此次返家乡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青年与家乡的紧密联结。时光不语,成长有声。为期一月的返家乡公益小课堂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志愿微光汇聚成照亮童心的暖流,知识传递与双向奔赴的感动定格成夏日里最珍贵的记忆。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探索世界的桥梁,更让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读懂责任与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爱为帆、以行践诺,让公益之花在乡土间持续绽放,让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动能。

(审核:郑院  编辑:崔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