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学子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3-08-30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周刘湘 朱梦瑶)7月8日至21日,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E路星火志愿服务团前往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围绕留守儿童关怀教育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相结合,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同时有效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关爱留守儿童,用心呵护成长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而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关爱,更是对当代在校大学生的历练和提升。初到小怀村,E路星火志愿服务团团队成员在小怀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朱宇鹏的带领下参观了小怀村党群服务中心。在活动开始之前,朱宇鹏为服务团成员重点介绍了小怀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便于服务团成员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大家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结合自身所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分别教授不同知识。

       在小怀村青年之家,看到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眼神,服务团成员们深感责任重大,大家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留守儿童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在辅导的过程中,服务团成员认真检查留守儿童的暑假作业,并针对他们在写作业时所遇到的错题、难题,耐心细致地讲解解题思路,鼓励留守儿童通过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发散思维,努力做到自己攻克难题。来自十七中的姬梦琪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尤为认真,她说,“我开学上三年级,要开始学英语,哥哥姐姐帮我学习英文字母,教我读音标,还有姐姐教了我混合运算,我就错了两题,姐姐还教了我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也学会了。”

防溺水知识进课堂,青春实践勇担当

       在防溺水安全知识小课堂中,服务团成员凌云亮化身“小老师”,他以基本防溺水知识理论为基础从远离危险水域、同伴落水如何施救、落水如何自救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结合近期发生的溺水案例,深入分析溺水原因,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互动,让留守儿童们意识到做好防溺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服务团成员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细心讲解、耐心解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并了解相关细节。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发言,气氛十分活跃,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表示会提高防溺水安全知识,切实把防溺水相关知识牢记于心。

       除了理论的宣讲,队员们还通过情景演示、知识问答、防溺水歌谣等形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做到防溺水六不准,熟悉自救方法和施救措施,告诫孩子们遇到有人溺水时不要手拉手盲目施救,要做得到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年人帮助。“你知道哪些水域是不可以下水玩的吗?”“万一溺水了,你要怎么自救呢?”,通过知识问答引导留守儿童回答,在互动中讲述溺水事故的特点等。在心肺复苏实操演练环节,凌云亮通过场景模拟,现场示范了溺水施救、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动作要领及遇到危险时的自救技巧、措施,边示范、边讲解,力求做到防溺水教育入脑入心,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撑起防溺水安全伞。

       服务团成员杨逸豪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积极的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在实践活动中用心用脑,在实践中练就本领,在磨砺中增长才干,深刻感受志愿服务的内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充实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小怀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朱宇鹏对服务团成员的表现高度赞扬,他表示,以后将继续发挥后盾单位优势,积极对接,加强校地合作,发挥青年力量,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驻村工作队“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特色品牌,强化人才培育,加大教育帮扶,用实际行动助力和美小怀建设。

(审核:郑妮 责任编辑:张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