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铭初心,砥砺前行铸强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赴蚌埠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之旅

发布日期:2025-07-04
分享:

       为重温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强国力量,见证时代变革,2025年暑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蚌埠市革命烈士陵园、蚌埠市国防教育基地与蚌埠市博物馆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以“缅怀先烈铸魂,见证国防强基,解码城市基因”为主题,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赓续红色血脉,在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中厚植爱国情怀。

       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25日清晨,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队服,来到蚌埠市革命烈士陵园。踏入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成员们整齐列队,缓缓走向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前,他们神情凝重,低头默哀。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大家的思绪飘向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身姿。默哀结束后,实践团的党员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纪念碑正前方。他们身姿挺拔、神情肃穆,在鲜艳的党旗前,庄严地举起右拳。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中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党的忠诚,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洪亮,表达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入党初心的再次确认,更是在革命先烈面前许下的庄严承诺。

 

 

 

 

 

 

       宣誓完毕,党员们走入革命烈士纪念馆。全体成员参观纪念馆,瞻仰着馆内陈列的每一处细节。在革命英烈墙前,实践团成员郑鹤轻声低语:“以前课本里的英雄离我们很远,但此刻触摸着这些冰冷的名字,才明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多么珍贵。”实践团成员们许下“以青春之我护,盛世之华”的诺言,让红色信仰在晨风中生根。陈列馆内那斑驳的痕迹,是岁月的印记,更是先烈们奋斗的见证。通过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如今的和平与幸福,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在场馆内,成员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见证国防力量,点燃强国豪情

       随后,实践团走进国防教育基地,黑虎山巅的烈日下,歼-8模型的隐身涂层反射冷光,锈迹斑斑的土法枪形成震撼对比。从小米加步枪到量子加激光,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新四军“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血性。一架架威武的战斗机、一辆辆锃亮的装甲车整齐列阵,瞬间点燃了实践团成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基地讲解员通过实物展示与多媒体演示,详细介绍了我国国防事业从“小米加步枪” 到现代化军事体系的跨越。从两弹一星的突破到航母下海、战机列装,中国国防力量的每一步飞跃,都凝结着国防工作者的心血,也彰显着国家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这让民族自豪感在每个人心中油然而生。

       参观结束,大家深刻意识到,国家安全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力量,保家卫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先进的武器系统、丰富的国防知识展览,不仅展示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见证党的领导,感受国家变革

       最后,团队来到蚌埠市博物馆。这座承载着蚌埠历史记忆的场馆,以丰富的馆藏、多元的展陈,成为解码城市基因的“钥匙”。进入展厅,成员们沿着蚌埠从史前文明到近代发展的脉络,感受城市的成长轨迹,理解城市“因河而生、因港而兴、因路而旺”的发展逻辑。

 

 

 

 

 

 

       在红色专题展区,成员们通过1928年中共蚌埠特支成立时的会议记录复印件、淮海战役时期的支前小车模型等展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解放的壮阔历程。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先辈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展区的一组对比照 片让成员们驻足良久。左边是蚌埠城市昔日的土坯房,右边是如今整齐的楼房社区,成员韦昊感悟:“从烈士陵园里不畏牺牲的英烈,到国防基地展现的强大国防力量,再到今日的城市繁荣,原来“中国故事”的核心,始终是党和人民的双向奔赴。”

       学思践行:让历史与红色精神赋能前行

       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分享感悟。申栋谈到:“蚌埠市博物馆里,从史前文明到近代发展,我看到了城市的成长轨迹,这是我们脚下土地的‘根’;让我触摸到信仰的力量,先辈们为理想拼搏的精神,就是我们前行的魂 。”

       谢子峰表示:“以前对蚌埠的历史了解很零散,这次博物馆之行,串联起了城市历史的脉络;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让我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把先辈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行动中 。”   

       经过一天的探寻,实践团最终在日落前来到涂山观景台上,队员们的眼前是壮丽的山河与绚烂的天空。站在这观景台上,极目远眺,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地的脊梁,沉稳而坚毅;那广袤无垠的天空,似一幅巨大的画卷,色彩斑斓;那蜿蜒流淌的河流,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灵动而秀美。此刻,心中涌起的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这热爱,源于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叹,源于对这片土地上无数先辈奋斗的敬仰,更源于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此次实践活动,是一场历史文化的洗礼,更是一次红色精神的传承。团队成员在蚌埠市博物馆解码城市基因,实现了历史认知与精神传承的双向奔赴。未来,爱国主义实践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地方历史文化的滋养、红色革命精神的指引,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学习中,深耕专业知识,探寻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在生活里,践行红色精神,以先辈为榜样勇担责任,让历史智慧与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传承文化根脉、弘扬红色基因注入青春动能,让城市历史与红色星火,照亮逐梦征程,赋能时代发展。

(通讯员:金紫凝 张韬)